史威登堡神学著作
173.除了其它事外,这个星球的灵人还提到,他们的来访者,就是前面所说的修道士,还竭力劝服他们住在一个社群里,而不是分开单独居住。因为灵人和天使如在世时那样居住并形成社群。在来世,那些在世时住在社群里的人仍住在社群里;而那些分成家庭和家族的人则仍分开居住。这些灵人在自己的星球作为世人生活时,就分成家庭与家庭、家族与家族,因而分成民族与民族单独居住。所以,他们不知道什么叫住在一个社群里。当他们被告知,这些来访者企图劝他们住在社群里,是为了统治并控制他们,因为这是来访者能使他们臣服并将其沦为奴隶的唯一方式时,他们回答说,他们完全不知道统治和控制是什么意思。他们一想到统治和控制,就会逃跑,这一点从以下事实向我显明:他们当中的一个在陪我们返回时,我向他展示我所居住的城市,谁知他一看见就逃跑了,再也没有出现过。
1443.至于“摩利橡树林”是指第一种感知,情况是这样:人拥有真正理解的概念,理性概念和记忆知识或事实知识在里面,或说拥有理解能力,理性能力和认识事实的能力。真正理解的概念,或真正理解的能力形成他心智的至内在部分,理性概念或理性能力形成内在部分,事实知识或记忆知识形成外在部分。这些概念或能力都被称为他的属灵事物,或说属灵财富,它们按此处提到的顺序出现。属天人的理解能力,或说真正理解的概念好比满了各种树木的园子;理性概念或理性能力好比由香柏树和其它类似树种,如生长在黎巴嫩的那些树种组成的森林;而事实知识或记忆知识则好比橡树林,因为它们类似橡树上缠连的枝条。这些树本身表示感知,如:东边伊甸园的树(创世记2:8-9)表示至内在的感知,或那些构成真正理解力的感知,或说对真正理解的概念的感知,如前所示(99,100,103节);黎巴嫩森林里的树表示内在感知,或对理性概念的感知;而橡树表示外在感知,也就是对属于外在人的事实或记忆知识的感知。这解释了为何“摩利橡树林”表示主的第一种感知或感知的曙光,因为祂还只是个孩子,祂的属灵能力或属灵财富尚未从内在发展起来,仅止于此。此外,摩利橡树林也是以色列人穿过约旦河、看见迦南地时首先到达的地方。对此,摩西五经上说:
你就要把祝福摆在基利心山上,将咒诅摆在以巴路山上。这二山岂不是在约旦河那边、日落之处,住在与吉甲相对的平原的迦南人之地,靠近摩利橡树林吗?(申命记11:29-30)
这些话也表示感知的开始或最初体验,因为以色列人的进入代表主国度的忠信者的进入。
213.“知道自己是赤身露体”表示他们知道并承认自己不再像以前那样住在纯真之中,而是陷入邪恶。这从前一章的最后一节经文清楚看出来,在那里,经上说:“那人和妻子都赤身露体,并不羞耻”,因为他们“赤身露体”表示纯真无邪(163-165节)。他们觉得羞耻则表示反面,如在本章,经上说他们“便将无花果树的叶子缝起来”,并藏起来。事实上,在没有纯真的地方,赤身露体是一种羞耻和丢脸,因为人们意识到自己思想邪恶。因此,在圣言中,赤身露体表示邪恶和羞耻,并论及一个败坏的教会,如以西结书:
你赤身露体,在自己的血中被践踏。(以西结书16:22)
同一先知书:
他们必留下她赤身露体,让她的裸体显露。(以西结书23:29)
启示录:
我劝你买白衣穿上,叫你赤身的羞耻不露出来。(启示录3:18)
论到审判之日,或末后的日子:
那警醒,看守衣服,免得赤身而行,叫他们见他羞耻的,有福了。(启示录16:15)
申命记:
人若在妻子身上发现些赤裸,就可以写休书给她。(申命记24:1)
由于同样的原因,亚伦和他的儿子被吩咐当就近祭坛供职时,要穿亚麻布裤子,以“遮掩裸露的皮肉,免得担当罪孽而死”(出埃及记28:42-43)。
目录章节
目录章节
目录章节